500亿、2000亿、5000亿、10%、25%给我国的启示

作者:侯玉成 日期:2018-08-06 10:25:30

untitled.png



 自美国发起针对我国的贸易战以来,特朗普政府的一些措施变化显得相当反常规。然而正是这些反常规的措施和讲话,给经济思考者们暴露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重要信息。

 例如特朗普政府最初宣布对我国500亿美元商品追加关税之后,仅实施了340亿,剩余的160亿还没有实施完,便紧接着又宣布对2000亿美元商品追加关税;2000亿计划还没实施,便又在“巧妙”的时机宣布要对5000亿美元的商品追加关税。另一方面,早先的2000亿商品要增加10%的关税,还没有实施,特朗普政府便又选择了一个“巧妙”的时机公布将这2000亿商品的关税从10%扩大至25%。特朗普政府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直接宣布5000亿商品追加25%,反而要拆分多次、分成不同的等级一步步来实施?这一系列反常规的变化,实际上暴露出了很多信息,也蕴含了不少的经济战、金融战方面的技术与技巧,可谓煞费苦心。从目前的变化情势来看,我国必须高度重视,从战略的角度、从经济与专业技术的角度及时快速地拿出行动来应对。

 特朗普政府上述一系列反常规的变化透露了四个重要信息:

 第一、时间。美国政府意欲在短期内解决问题,并不想长期贸易战,甚至不想中期贸易战。因为中期或长期贸易战,将明显损害美国的核心利益。所以特朗普政府希望在短期内,通过猛烈的攻势,造成我国经济或金融的动荡、国内市场预期的分裂,以引发我国经济或金融的明显不稳定甚至混乱,从而不战而胜,达到他们的目标。

 第二、“给中方更多痛苦”(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语)。特朗普的经济团队并不让靴子落地,而是将各项政策拆分后,分等级地找准市场时机,分波次配合金融市场的转折变化,分笔推出关税政策。可见,特朗普经济团队将其对我国发起的贸易战,是以一场经济战争的高度,做了详细认真的步骤规划的,里面甚至还用上了经济金融方法技术、市场预期引导等等技巧。面对对手如此专业、细致地规划,我们如果轻敌了、侥幸了,那短期内就不得不承担“更多的痛苦”。而经济形势一旦形成了趋势,改变起来将会是十分困难的。

 第三、特朗普政府内心已经“急眼了”。他们可能没想到中国会如此不屈地对抗。人正是在“急眼”的情况下,才会将一系列底牌都在短期内全打出来。试想一下,一旦将5000亿的底线也公布出来,特朗普政府还能拿出什么来?几乎就无牌可打了。至于说技术方面的限制,其实美国限制中国已经30年了,当下只不过是把这些限制再重复了一遍而已。

 第四、在特朗普政府看来,我国并没有用出足以让他们认为贸易战短期获胜无望的有力应对措施。特朗普政府并没有看到我国已做最坏打算的经济与金融应对政策的出台。所以,特朗普及其经济团队会认为中国并没有准备充分,会认为中国犹豫了,会认为只要再出台一些贸易攻击措施,就有望逼迫中国签订城下之约了。

 所以我国不能侥幸、不能轻敌、不能单纯等待,需要及时露出我们已经做好最坏的准备。当特朗普政府看到了我们“真枪真弹”(除贸易关税外)的短、中、长期的科学细致的经济金融应对之策时,他们就可能重新评估自己的预期,感受到我国科学应对的系列政策与规划对他们的压力。否则,他们反而会认为我们没准备好、内心犹豫了,会认为我们最终一定会大幅度妥协,从而更猛烈地对我们施压和攻击。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我国补丁式的、局部性的政策似乎没让特朗普政府感到贸易战获胜的无望,我们迫切需要出台精准应对的全局性的财政政策(对此不宜再犹豫)、需要实施定点的货币政策、需要及时形成稳定金融的措施(以防范美方的短期攻击)和让金融市场焕发生机的顶层设计、需要出台有针对性的行业规划。比如,为了应对美国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减少,国内可以乘势出台农业行业刺激发展规划,既可以解决就业,又能让美国看到我们的决心,同时还不违反世贸组织的规定。又比如,对于中国出口美国贸易额最高的机电产品,一方面应该积极发展其他出口国家,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国内出台升级换代、以旧换新等等的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同时适时出台新型产业发展细则,及时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资本市场的顶层设计。总而言之,我们要让特朗普政府真正地感到中国已开始以最坏的结果为出发点实施经济和金融发展规划了,既让其感到短期取胜无望,又让其感到无法短期内“给中方更多痛苦”。美国是个利益第一的国家,也是一个十分务实的国家。只有让特朗普政府看到中国应对贸易战时破釜沉舟的决心,看到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并继续恢复强势增长的经济管理能力,中国才可能逐步掌握战局的主动权。

不过,我们仍相信,经过一个短期甚至中期的大的贸易摩擦后,最终美国会认识到,它对中国的需要并不比中国对美国的需要弱!中国对美国经济与美元的贡献并不比美国对中国的贡献少!中美两国近40年无意形成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有它的必然性和科学性,如美国技术创新、中国应用创新加市场创新,反回来的资金又支持其技术创新和美元强势,循环往复。当然这个模式也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双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只要我国把内部经济“及时”搞好,我们相信,经过一个中期的经济较量,中美可能会形成一个更好的合作、平等的新局面。



(侯玉成,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信息